丁建刚 :2019中国开启“二次城市化” - 星空电竞集团



    星空电竞




      丁建刚:2019中国开启“二次城市化”

      发布日期 :2019-04-29 浏览次数:1637

      城市化是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。

    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,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.6%。而约800年前的南宋时期,城市化率达22% 。800多年中,中国的城市化率竟然下降了11.4%。

      进入新中国后的前30年,城市化进展也极为缓慢 。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 ,城市化率为17.9% 。

      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城市化进入了新阶段。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“快车道”,但真正进入“超车道”开始加速发展是1998年之后 。

      1998年,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福利分房,全面开启住宅市场化的时代 。

      由此开始,中国开始了一轮20年史无前例的、排山倒海的 、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。

      过去的这20年,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了将近一倍。从1998年的30.4%,提高至2018年近60%(59.6%),4.5亿人从农村进入了城市 。

      不论是北上广深,还是任何一个小县城,整个中国的一二三四线城市人口都急剧增加 ,城市面积迅速扩张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      这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,也深深影响了21世纪全球人类的发展轨迹。

      然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 ,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。文件发布,本公众号随即率先提出:以此文件为标志,中国进入了“二次城市化”时代。“二次城市化”的定义和判断 ,得到了众多学者专家和媒体的认同。

      01 第一次城市化(1998年-2018年)

      1998年-2018年的20年的城市化历程,可以称之为“第一次城市化”。

      其基本特征是:

      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,再到小城市,甚至到县城和小镇 ,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扩张,不论是城市面积还是人口 。

      几乎所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“大干快上” ,可以说是一次“大跃进”式的城市化进程 。

      由于户籍限制流动,以及过去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,支撑了第一次城市化,即全面扩张的城市化历程 。

      在此阶段,由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,形成了以“北上广深”为代表的一线城市,以南京、杭州 、苏州、成都 、武汉、长沙、西安、合肥  、厦门、重庆、天津等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,各省地级市为代表的三线城市,以及大多数县城为主的四线城市格局。

      基于中国幅员辽阔 ,及当时大城市,特别是特大城市基础建设等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考量,官方提出了人类历史上很少有的 ,理想化的城市化模式:

      就地城镇化。

      这一模式的出发点是能尽量减少特大城市的压力,让农村人口均衡城市化。人们在家乡附近的三四线城市中 ,甚至在县级以下的城镇中,找到自己的定位,安居立业。

      但这一理想化的模式 ,没有,也很难实现 。

      尽管有户籍限制,尽管10年前高铁网尚未成型,春运时期挤爆绿皮火车的艰辛 ,仍然没有阻挡大量的外出务工人群过着候鸟式的迁徙生活,从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和内陆省市,涌向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大都市群。


      02 2019,“二次城市化”元年


      最近几年 ,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新特征:

      1.城市群特征;

      2.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网特征。

      城市群是全球国家城市化的普遍规律 ,例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、日本东京城市群等等 。

      依托一至两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,形成了“恒星-行星-卫星”相互环绕的城市群。

      目前,中国已经主要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 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、京津冀城市群、成渝城市群 、长江中游城市群等 。

      此外,中国已经形成的近3万公里“四纵四横”高铁网络 ,大大缩短了人们物理空间上的交通时间,心理距离也因此大大缩小。

      便捷密集的高铁网 ,颠覆了人们选择城市的传统观念。将中国幅员辽阔的物理距离,换算成高铁的运行时间 ,改变了新一代中国人传统的家乡观念和居住方式 ,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迁徙方式 ,也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选择方式 ,选择范围大大增加 。


      03 各城市同平台竞争“性价比” 择优而居


      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迁徙 ,已经变得简单容易。中国的主要一二线城市 ,都被置于同一平台来比较性价比 。

      城市资源与机会,既包括城市的天然禀赋 、公共服务 ,也包括了历史文化、社会治安、政商关系等等,以及城市就业创业机会和收入。

      生活成本,包括就业创业成本 、就学成本、就医成本 、交通成本,当然权重最大的是居住成本 ,也就是这个城市的房价 。

      虽然所谓的城市性价比不能加以精准计算,但是在人们心中自有一番评判 。在最终选择城市的时候,城市性价比的考量将成为评判迁居城市的重要依据。

     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提出,除了个别特大超大城市之外,全国各个城市的户籍将全面放开 。

      可自由选择迁徙的城市范围,已然扩及几乎所有城市。未来全国城市间的“抢人大战”的结果,将以城市“性价比”的PK论输赢 。


      04 鹤岗 ,不止是一个鹤岗


      随着城市群特征和高铁网“虹吸”特征的凸显,全国户籍的放开,未来 ,将有一批甚至数量不算少的“鬼城”“空城”不可避免地加速形成 。

      4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,首次提到了“收缩型城市”的说法。

      城市出现收缩 ,这实际上也是人类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,城市也存在着“生老病死”。

      在中国北方,特别是以能源和资源型工业城市为主的东北 ,随着产业的逐渐枯竭,人口流出情况严重。

      最近惊爆“白菜”房价的鹤岗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    黑龙江鹤岗市二手房市场惊现一套房价低至348元/平方米的住房,46平方米总价16000元 。虽然4月16日晚,鹤岗相关部门回应称:低价房只是个别现象,当地楼市供需平衡,房价较为稳定  。但根据媒体报道,虽大多是远郊区的棚改房,但低价房并非少数。

      曾作为黑龙江“四大煤城”之一的鹤岗 ,随着煤矿资源的衰落,再加上早期煤矿开采导致居住环境较差,人口外流情况十分严重。

      鹤岗现象代表着中国将有一大批城市被淘汰。

      不仅是鹤岗,东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,都与鹤岗极为相似。中国其他城市也有陆续被爆超低房价现象 :广东河源房价最低跌到2000元/平方米,湖南娄底最低950元/平方米 ,邵阳最低550元/平方米……

      中国的部分产业枯竭的中小城市,已经出现了明显的“鬼城”“空城”的趋势。甚至北方的一些大城市,甚至二线城市,有很多也出现了人口大量净流出的现象。不能排除出现中国“底特律”将成为长期趋势的可能 。

      但是否会成为“鬼城”“空城”,不能简单地用是不是三四线城市的标准来划分。

     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群中,三四线城市实际上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“行星”城市或“卫星”,比如江苏昆山,浙江嘉兴等  ,这些城市跟北方那些产业枯竭的三四线城市完全不能相提并论。

      特别是发改委文件中也已经明确,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中心 ,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,中小城市将分类施策,提高产业支撑与公共服务品质等等。


      05 官方适时修正了中国城市化路径和理念


      前20年中国浩荡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之快,为中国的城市留下了众多低质的城市建筑,实际上是一场“粗放型”的城市化历程 。甚至有人夸张的说“星空电竞的城市都要被建筑垃圾堆满了”。

      4月8日,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文件为最重要的标志,宣告了官方对城市化发展理念进行修正。

      文件明确 :

      1. 大力发展城市群;

      2. 全国基本取消户籍限制;

      3. 首次提出“收缩型城市”概念 。

      事实上 ,这是对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路径和理念的重大修正。


      06 “二次城市化”可能带来的改变


      1. 户籍制度基本放开之后,全国城市将进行充分竞争。

      2. 城市化进程将由第一次城市化的“整体快速发展扩张” ,进入到“分化发展、集约精细化发展”的阶段 。

      3. 中国的人口,特别是年轻有活力的人口 ,将沿着高铁网流向经济发达的城市群 。

      4. 人口 ,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口,将成为各城市间抢夺的最重要的资源 。人 ,是城市最大的生产力 。

      5. 县级或以下的城镇,人口净流出将成为普遍现象,甚至不排除将出现为数不少的“鬼城” 、“空城” 。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北方地区 。

      此外 ,由于未来将有大量的人口在中国不同的城市之间自由移动和切换,这将给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和过去20年截然不同的市场需求。

      “二次城市化”将给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分布 、价值和价格体系 、产品体系均带来颠覆性的重大变革。

      4月8日 ,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文件为最重要的标志,宣告了官方对城市化发展理念进行修正,或许也将以这份文件为标志,中国进入“二次城市化”时代。

      城市化是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。

    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,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.6%。而约800年前的南宋时期 ,城市化率达22%。800多年中 ,中国的城市化率竟然下降了11.4% 。

      进入新中国后的前30年 ,城市化进展也极为缓慢 。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,城市化率为17.9% 。

      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城市化进入了新阶段 。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“快车道”,但真正进入“超车道”开始加速发展是1998年之后。

      1998年,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福利分房,全面开启住宅市场化的时代。

      由此开始,中国开始了一轮20年史无前例的、排山倒海的、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。

      过去的这20年,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了将近一倍 。从1998年的30.4% ,提高至2018年近60%(59.6%),4.5亿人从农村进入了城市。

      不论是北上广深,还是任何一个小县城,整个中国的一二三四线城市人口都急剧增加 ,城市面积迅速扩张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      这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,也深深影响了21世纪全球人类的发展轨迹 。

      然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,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。文件发布,本公众号随即率先提出 :以此文件为标志 ,中国进入了“二次城市化”时代。“二次城市化”的定义和判断,得到了众多学者专家和媒体的认同。

      01 第一次城市化(1998年-2018年)

      1998年-2018年的20年的城市化历程,可以称之为“第一次城市化”。

      其基本特征是:

      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,再到小城市 ,甚至到县城和小镇 ,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扩张,不论是城市面积还是人口 。

      几乎所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“大干快上”,可以说是一次“大跃进”式的城市化进程。

      由于户籍限制流动,以及过去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,支撑了第一次城市化,即全面扩张的城市化历程 。

      在此阶段 ,由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,形成了以“北上广深”为代表的一线城市,以南京 、杭州、苏州、成都、武汉、长沙 、西安、合肥 、厦门、重庆、天津等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 ,各省地级市为代表的三线城市,以及大多数县城为主的四线城市格局。

      基于中国幅员辽阔,及当时大城市 ,特别是特大城市基础建设等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考量 ,官方提出了人类历史上很少有的,理想化的城市化模式:

      就地城镇化。

      这一模式的出发点是能尽量减少特大城市的压力  ,让农村人口均衡城市化。人们在家乡附近的三四线城市中 ,甚至在县级以下的城镇中,找到自己的定位,安居立业。

      但这一理想化的模式,没有,也很难实现 。

      尽管有户籍限制,尽管10年前高铁网尚未成型,春运时期挤爆绿皮火车的艰辛,仍然没有阻挡大量的外出务工人群过着候鸟式的迁徙生活 ,从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和内陆省市,涌向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大都市群。


      02 2019 ,“二次城市化”元年


      最近几年,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新特征:

      1.城市群特征;

      2.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网特征。

      城市群是全球国家城市化的普遍规律 ,例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、日本东京城市群等等。

      依托一至两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,形成了“恒星-行星-卫星”相互环绕的城市群。

      目前,中国已经主要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、京津冀城市群 、成渝城市群、长江中游城市群等 。

      此外 ,中国已经形成的近3万公里“四纵四横”高铁网络,大大缩短了人们物理空间上的交通时间,心理距离也因此大大缩小 。

      便捷密集的高铁网 ,颠覆了人们选择城市的传统观念 。将中国幅员辽阔的物理距离 ,换算成高铁的运行时间 ,改变了新一代中国人传统的家乡观念和居住方式,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迁徙方式 ,也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选择方式,选择范围大大增加。


      03 各城市同平台竞争“性价比” 择优而居


      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迁徙 ,已经变得简单容易。中国的主要一二线城市,都被置于同一平台来比较性价比。

      城市资源与机会 ,既包括城市的天然禀赋、公共服务 ,也包括了历史文化 、社会治安、政商关系等等,以及城市就业创业机会和收入 。

      生活成本,包括就业创业成本、就学成本、就医成本、交通成本,当然权重最大的是居住成本 ,也就是这个城市的房价。

      虽然所谓的城市性价比不能加以精准计算,但是在人们心中自有一番评判 。在最终选择城市的时候,城市性价比的考量将成为评判迁居城市的重要依据。

     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提出 ,除了个别特大超大城市之外 ,全国各个城市的户籍将全面放开。

      可自由选择迁徙的城市范围 ,已然扩及几乎所有城市。未来全国城市间的“抢人大战”的结果,将以城市“性价比”的PK论输赢 。


      04 鹤岗 ,不止是一个鹤岗


      随着城市群特征和高铁网“虹吸”特征的凸显 ,全国户籍的放开,未来,将有一批甚至数量不算少的“鬼城”“空城”不可避免地加速形成 。

      4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,首次提到了“收缩型城市”的说法。

      城市出现收缩,这实际上也是人类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,城市也存在着“生老病死” 。

      在中国北方,特别是以能源和资源型工业城市为主的东北,随着产业的逐渐枯竭 ,人口流出情况严重 。

      最近惊爆“白菜”房价的鹤岗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    黑龙江鹤岗市二手房市场惊现一套房价低至348元/平方米的住房,46平方米总价16000元。虽然4月16日晚,鹤岗相关部门回应称:低价房只是个别现象 ,当地楼市供需平衡,房价较为稳定。但根据媒体报道 ,虽大多是远郊区的棚改房,但低价房并非少数。

      曾作为黑龙江“四大煤城”之一的鹤岗,随着煤矿资源的衰落,再加上早期煤矿开采导致居住环境较差,人口外流情况十分严重 。

      鹤岗现象代表着中国将有一大批城市被淘汰。

      不仅是鹤岗,东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,都与鹤岗极为相似。中国其他城市也有陆续被爆超低房价现象 :广东河源房价最低跌到2000元/平方米 ,湖南娄底最低950元/平方米,邵阳最低550元/平方米……

      中国的部分产业枯竭的中小城市 ,已经出现了明显的“鬼城”“空城”的趋势。甚至北方的一些大城市,甚至二线城市,有很多也出现了人口大量净流出的现象 。不能排除出现中国“底特律”将成为长期趋势的可能。

      但是否会成为“鬼城”“空城”,不能简单地用是不是三四线城市的标准来划分。

     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群中,三四线城市实际上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“行星”城市或“卫星” ,比如江苏昆山 ,浙江嘉兴等,这些城市跟北方那些产业枯竭的三四线城市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。

      特别是发改委文件中也已经明确,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中心 ,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,中小城市将分类施策,提高产业支撑与公共服务品质等等 。


      05 官方适时修正了中国城市化路径和理念


      前20年中国浩荡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之快,为中国的城市留下了众多低质的城市建筑,实际上是一场“粗放型”的城市化历程 。甚至有人夸张的说“星空电竞的城市都要被建筑垃圾堆满了” 。

      4月8日,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文件为最重要的标志,宣告了官方对城市化发展理念进行修正。

      文件明确:

      1. 大力发展城市群;

      2. 全国基本取消户籍限制;

      3. 首次提出“收缩型城市”概念。

      事实上,这是对过去20年中国城市化路径和理念的重大修正。


      06 “二次城市化”可能带来的改变


      1. 户籍制度基本放开之后 ,全国城市将进行充分竞争 。

      2. 城市化进程将由第一次城市化的“整体快速发展扩张”,进入到“分化发展 、集约精细化发展”的阶段 。

      3. 中国的人口 ,特别是年轻有活力的人口,将沿着高铁网流向经济发达的城市群。

      4. 人口 ,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口 ,将成为各城市间抢夺的最重要的资源。人,是城市最大的生产力 。

      5. 县级或以下的城镇,人口净流出将成为普遍现象 ,甚至不排除将出现为数不少的“鬼城”、“空城” 。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北方地区。

      此外 ,由于未来将有大量的人口在中国不同的城市之间自由移动和切换,这将给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和过去20年截然不同的市场需求。

      “二次城市化”将给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分布 、价值和价格体系、产品体系均带来颠覆性的重大变革 。

      4月8日,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文件为最重要的标志 ,宣告了官方对城市化发展理念进行修正,或许也将以这份文件为标志,中国进入“二次城市化”时代。




        XML地图